當前位置: 首頁 / 特色專(zhuan) 題 / ktcooks京劇服飾展
信息來源:
《白蛇傳(chuan) 》
白素貞——梳大頭。戴白蛇額子,額子口有蛇形紋樣,正中插紅絨球麵牌。上穿白花邊素褶子(褶子是廣泛的便服。一般用於(yu) 平民百姓,也用於(yu) 文武官吏及其眷屬)。下穿白馬麵裙。係白腰包表示染病。
小 青——梳抓髻頭。戴藍額子。穿皎月色女打衣褲,戰裙,是武旦所飾巾幗英雄、江湖女俠(xia) 身份裝。
許 仙--戴鴨尾巾,綢緞製,前低後高,頂端綴生絲(si) ,纓如鴨尾。穿文小生花托領褶子,較素雅,多用於(yu) 門第貧寒的書(shu) 生、秀才。
《三打祝家莊》
石 秀——戴草帽圈,穿素侉衣褲,無紋樣。侉衣上的最大特點是前胸正中以及左右自腋下起,沿袖子裏側(ce) 至袖口各綴有一排白紐絆,共計三排,名曰“英雄結”,具有黑白對比美。多用於(yu) 某一類特定的江湖英雄。外套對門坎肩,係大帶。足蹬青薄底。
《野豬林》4
林 衝(chong) ——戴將巾,緞料製,綴絨球珠子,在將巾中央以武將符號“硬火焰”為(wei) 主要裝飾。巾後綴後兜。前部加用額子。將巾兩(liang) 側(ce) 垂寶劍頭飄帶。多用於(yu) 武將閑居場合。穿武生白團花褶子,用於(yu) 有身份的武將、綠林豪傑或少年英雄。
林夫人——梳大頭。戴水鑽頭麵(用高級玻璃石料仿製的鑽石稱為(wei) 水鑽)。因色彩明麗(li) ,廣泛用於(yu) 年輕、美麗(li) 、性格活潑的小家碧玉以及青年婦女。穿白團花帔(帔為(wei) 帝王、中級官吏、豪宦鄉(xiang) 紳及其眷屬在閑居場合所通用的常服)。
《平原作戰》
趙永剛——人物造型基本以寫(xie) 實為(wei) 主。戴八路軍(jun) 軍(jun) 帽。穿八路軍(jun) 軍(jun) 服,腰係皮帶,肩挎皮質槍帶,打裹腿。足蹬草鞋。
《西廂記》
紅 娘——梳古裝頭。戴水鑽頭麵。穿古裝裙,上衣短小,窄袖,披圓領雲(yun) 肩,下裙係在腰外,束腰有腰箍革帶,使人物有修長窈窕之美感。
《九江口》
華雲(yun) 龍——戴銀點綢紫金冠(銀胎紫金冠多為(wei) 皇太子及少年將領所戴)。前扇額子,多加光珠、絨球,後掛擋牌,龍尾耳子掛流蘇,冠頂插翎子。穿武生白團花褶子,用於(yu) 有身份的武將、綠林豪傑或少年英雄。
張定邊——戴白麻冠。穿素圓領箭衣,腰係大帶,穿黑素彩褲,足蹬青厚底。
《將相和》
廉 頗——戴白網巾,白發鬏,橘色綢條。穿湘色箭衣(箭衣屬輕便的戎服,應用範圍很廣,上自帝王將相,下至英雄豪傑、衙役獄卒等俱用)。係橘紅色大帶。下穿藍平金彩褲。足蹬青厚底。身後背帶表負荊請罪的荊杖。
《李逵探母》
李 逵——戴鬃帽。插茨菰葉,左鬢戴紅花,掛黑紮髯,黑耳毛。內(nei) 穿黑抱衣褲,係大帶。外披黑緞盤金繡蝴蝶硬褶子,此類花褶子一般用於(yu) 具有粗獷豪放性格或武藝高強的人物。足蹬青厚底。
《圖蘭(lan) 朵公主》
圖蘭(lan) 朵——梳古裝頭,戴水鑽頭麵。內(nei) 穿黃色連衣古裝裙,外罩紗披。此劇為(wei) 新創改編劇目,故事改編自威尼斯作家卡羅. 葛齊(Carlo Gozzi 1720-1806)的五幕寓言劇,其素材取自十七世紀末風行法國的童話故事“天方夜譚”。京劇版圖蘭(lan) 朵把人物形象基本定位在唐代,運用新款式和現代麵料做新編劇目的創新詮釋.
卡拉夫——戴改良冠,內(nei) 穿圓領長袍,外套黑絲(si) 絨對門坎肩,係腰箍,足蹬厚底。
《春草闖堂》
春 草——梳古裝頭,戴水鑽頭麵。內(nei) 穿粉紅色古裝連衣裙,外穿玫瑰紅色紗坎肩連侉子,係腰箍飄帶。“古裝”的造型,突出了女性的曲線美,是梅蘭(lan) 芳先生在戲曲服裝發展史上非常有開拓意義(yi) 的創造。初始為(wei) 特定劇目專(zhuan) 用,後得到廣泛使用。
胡知府——戴圓翅紗帽,是醜(chou) 角所戴。穿紅色醜(chou) 生官衣,醜(chou) 生官衣的尺寸比官衣略短一些,專(zhuan) 用於(yu) 如七品知縣身份的喜劇人物或反麵人物。衣服略短造成一種滑稽感,也為(wei) 了適應較大的表演動作。腰佩玉帶,足蹬朝方。
《武家坡》
薛平貴——戴黃韃帽,是帝王行裝便帽。掛黑三髯。穿紅龍箭衣、黑繡龍馬褂,領上圍三尖,係大帶,下穿紅彩褲,足蹬青厚底。手持寶劍、馬鞭。箭衣、馬褂本是源自清代服飾,加入戎服標誌“三尖領”,使之成為(wei) 了京劇服飾中特有的軍(jun) 用行服。用於(yu) 行路場合的王侯、武將。
王寶釧——梳大頭。戴銀泡頭麵,為(wei) 銅製鍍銀,呈半圓形球狀體(ti) 飾物。穿青素褶子,藍邊白裙,係白腰巾。凡京劇中此類扮相之青衣,均表示家境貧寒、寡居等。手持竹籃、小鏟刀。
《龍鳳呈祥》
喬(qiao) 玄——戴秋香色相雕,款式源自宋代官帽,為(wei) 中老年宰相所戴。垂白鬢發,係杏黃綢條,掛白滿髯。穿秋香色團龍蟒,腰掛玉帶,足蹬青厚底。孫尚香—梳大頭,戴鳳冠、紅絨花。穿女紅彩繡圈金蟒,配雲(yun) 肩,腰掛玉帶,下身穿彩繡馬麵裙。女蟒與(yu) 男蟒款式略有不同,尺寸及膝,身後無擺,刺繡紋樣主要是鳳凰、牡丹,色彩一般隻用紅色和黃色,是供皇後、貴妃專(zhuan) 用。
劉 備——戴王帽。掛黑三髯。穿紅團龍平金蟒。團龍蟒應用範圍很廣,紋樣嚴(yan) 謹規整、裝飾性強,在布局上對稱,全身十個(ge) 龍團,以流雲(yun) 、八吉祥插底作陪襯。紅色團龍蟒為(wei) 身份高、性格文靜的人物所用。足蹬青厚底。
《定軍(jun) 山》
黃 忠——戴紮巾,圓形軟胎,後有一板豎立,以鐵絲(si) 為(wei) 骨架,點綴絨球,兩(liang) 側(ce) 亦斜伸“倒八字形”豎板,上挑絨球。巾後綴後兜,緞料繡花。掛白滿。穿黃平金硬靠(靠是正規軍(jun) 與(yu) 非正規軍(jun) 的戎服,是武職將帥所通用的身份裝),後插四麵靠旗。靠的外造型簡潔,內(nei) 造型極為(wei) 繁複多樣,上衣下掌聯綴,長及足,為(wei) 非典型的“深衣製”製式。黃靠多用於(yu) 年邁老將。
《昭君出塞》
王昭君——戴鳳冠,上插翎子,正麵插紅絨球,兩(liang) 側(ce) 掛狐尾,這種特殊裝扮多象征人物身份是非正規軍(jun) 隊將領,或為(wei) 綠林山寨首領、或為(wei) 皇親(qin) 將門之女子。穿黃彩鳳古裝裙,係腰箍,下綴有彩繡鳳凰牡丹革帶和多條彩色飄帶,顯其王妃身份。外披紅色彩繡圈金鬥篷,鬥篷有白毛邊串邊,以表示昭君所處地域特征。
《紅色娘子軍(jun) 》
洪常青——人物造型基本以寫(xie) 實為(wei) 主。穿便裝中式對門襖褲,內(nei) 襯白對門褂子,腰係皮帶,掛汗巾子,足穿布鞋。
吳瓊花——戴紅軍(jun) 八角軍(jun) 帽。穿紅軍(jun) 軍(jun) 服,打灰裹腿,腰係皮帶,斜背皮囊。足蹬草鞋。
《鍘美案》
秦香蓮——梳大頭。戴銀泡頭麵,為(wei) 銅製鍍銀,呈半圓形球狀體(ti) 飾物。穿改良女青褶子,變革傳(chuan) 統的沿邊形式,吸收女帔領式上的特點,用小如意頭加以裝飾,使服裝的緣飾更為(wei) 美觀。下穿藍邊白裙,係白腰巾。凡京劇中此類扮相之青衣,均表示家境貧寒、寡居等。
包 公——戴黑相雕。掛黑滿。穿平金繡行龍蟒。形龍身軀舒展,昂揚矯健,具有動感,並相襯配以大雲(yun) 朵和立臥五江蟒水,奔騰瀉流、具有翻江倒海之勢,象征人物獨霸一方的非凡氣概,適用於(yu) 性格粗獷,氣質莊重的淨行角色。腰挎玉帶,足蹬青厚底。
《貴妃醉酒》
楊玉環——戴鳳冠。鳳冠形似打開的扇麵,前口飾小鳳九隻,頂上飾大鳳五隻,多為(wei) 點翠圈金,鳳口垂珠串;兩(liang) 側(ce) 鳳尾耳子掛排穗;冠背綴彩穗。穿女彩繡行龍蟒。此種女蟒在紋樣上更接近男蟒,繡行龍,下部有蟒水,是至尊至貴女性的身份裝。配雲(yun) 肩、玉帶,下穿彩繡馬麵裙。
《單刀會(hui) 》
關(guan) 羽——戴夫子盔,戴關(guan) 公長髯,穿關(guan) 羽靠,為(wei) 京劇舞台上關(guan) 羽專(zhuan) 用。關(guan) 羽靠采用平金繡,周身的甲片均綴有黃色“排穗”。足蹬綠虎頭靴。手持青龍偃月刀。
《鎖麟囊》
薛湘靈——梳大頭。帶點翠頭麵,穿插紅絨花,兩(liang) 邊帶鳳挑。是表現女子結婚時喜慶裝扮。穿對稱紋樣女紅帔。帔上繡平金鳳凰,端莊大方。下穿彩繡馬麵裙,足穿彩鞋。
《楊門女將》
佘太君——梳老旦發髻。戴老旦帥盔,老旦帥盔是在老旦鳳冠基礎上加飾戟頭、纓子而成。盔形圓錐體(ti) ,似覆鍾,頂端吞口處豎戟頭和纓子,盔後綴繡龍“後兜”。飾絨球、珠子,有時在前額處加大額子。穿秋香色平金繡團龍老旦蟒,有蟒水。腰係絲(si) 絛,掛朝珠,下穿墨綠大折裙。這種人物造型比較莊重、沉穩。一般用於(yu) 由老旦應工的高貴的老郡主、老誥命夫人。
《紅燈記》
李玉和——人物造型基本以寫(xie) 實為(wei) 主。戴偽(wei) 滿時期鐵路工帽,穿偽(wei) 滿時期鐵路員工製服衣褲,圍灰圍巾。足蹬皮鞋。
李奶奶——戴老年婦女假發套,穿斜襟灰布襖,布褲子。腰係深灰蘭(lan) 圍裙。布鞋。
李鐵梅——梳黑色大辮子。穿紅底白花大襟小襖,灰綠色棉布褲子,膝蓋上有美化了的補丁。穿打補丁的布鞋。
鳩 山——光頭。戴眼鏡。留日式小黑胡子。穿日式家居款和服。腳蹬日式木屐。
《望江亭》
譚記兒(er) ——梳古裝頭,戴包頭巾。穿大襟繡串邊花襖、褲。襖外罩圍裙,係飄帶。外披蓑衣。蓑衣原是江南農(nong) 家遮雨用物。用作戲曲服裝後在質料上加以美化,用絲(si) 線編結成自由穗,層層覆蓋,具有可漂動自如的特點,賦予人物形象以特殊的美感。穿彩鞋。
《除三害》
周 處——戴硬花羅帽。內(nei) 穿花箭衣,係大帶。穿花臉花褶,專(zhuan) 用於(yu) 具有粗獷豪放性格的這一類人物。一般繡絨繡大枝子角花,或平金散點式大流雲(yun) 。花褶敞穿。
《三岔口》
任堂惠——戴軟花羅帽,前麵插茨菰葉。穿花抱衣。緞料製成,彩繡小團花紋樣,斜襟大領,緊袖口,下擺綴打褶異色綢邊兩(liang) 層,稱為(wei) 走水。下穿抱褲。是短打武生所飾綠林英雄、義(yi) 士俠(xia) 客的身份裝。足穿花薄底鞋。
劉利華——穿花侉衣。侉衣性質為(wei) 短式戎服,是短打武生、武醜(chou) 所飾綠林英雄、義(yi) 士俠(xia) 客的身份裝。有花、素之分。花侉衣周身彩繡散點式飛禽紋樣,一般用燕、蝶等圖案來象征人物身軀矯健,具有飛簷走壁之輕功,多用於(yu) 由武醜(chou) 所飾的性格詼諧幽默的綠林英雄。
《群英會(hui) 》
曹 操——戴黑相雕。穿紅盤龍蟒,蟒上龍紋最生動、很有氣勢。其姿態,一般為(wei) 龍頭朝下,龍尾向上,氣勢磅礴。龍口噴吐海水,更增添生動之感。全身平金繡,服色為(wei) 紅色,象征人物位高權重,是帝王將相等高貴身份的人物所用的禮服。麵料為(wei) 大緞。內(nei) 穿紅色彩褲,足登青厚底。
《穆桂英掛帥》
穆桂英——梳大頭。帶點翠頭麵。穿女團花帔(團花帔為(wei) 已婚之青年婦女使用)。圖案布局平穩、紋樣嚴(yan) 謹,以襯托人物端莊的儀(yi) 態。內(nei) 穿襯褶子。下穿彩繡圈金馬麵裙。足穿彩鞋。
《杜鵑山》
柯 湘——人物造型基本以寫(xie) 實為(wei) 主。上穿紫格斜襟棉布襖,圍白汗巾,腰係皮帶,下穿藍布褲。足穿草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