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 創:
編劇:馬少波 範鈞宏 呂瑞明 導演:鄭亦秋 音樂(le) 設計:劉吉典 關(guan) 雅農(nong) 舞美設計:趙金聲 安振山
主要演員:
嶽 飛……李少春 嶽 飛……孫 嶽 嶽夫人……楊秋玲

劇目簡介:
南宋初期,攻占了中原的金朝貴族統治集團又一次大舉(ju) 興(xing) 兵南侵。嶽飛率領嶽家軍(jun) 與(yu) 各抗戰將領奮起迎擊,並聯絡兩(liang) 河義(yi) 軍(jun) 配合作戰,乘勝北進,連戰連捷,痛擊了金朝的精銳主力軍(jun) 隊,直抵黃河南岸。一時,人心大振,各地義(yi) 軍(jun) 紛紛領受“嶽”字旗號,形成了指日渡河收複失地的空前大好局勢。
金朝貴族統治集團為了挽回敗局,沿用了“以和議佐攻戰……”的策略,通過南宋內奸秦檜,利用南朝皇帝宋高宗的“隱憂”—如果抗金勝利,被金朝俘掠去的宋欽宗皇帝就會回來,將奪去他的帝位—威脅議和。正當嶽飛誓師渡口,高唱他的詩作《滿江紅》準備渡河北伐的時刻,突然宋高宗撤走了北伐的各路兵馬,一日間連下十二道金牌,嚴令嶽飛班師。群眾聞訊,紛紛趕來遮馬阻攔,軍民痛哭,聲震原野。十年之功竟然廢於一旦。
嶽飛回朝,力阻和議。秦檜和宋高宗便用極狠毒的手段,以“莫須有”的罪名,製造了曆史上著名的三字冤獄,把畢生以“精忠報國”自勵的嶽飛及其子嶽雲、部將張憲逮捕入獄,殺害於風波亭。
以後,金朝又毀約南侵,宋高宗隻好派遣曾主持過正義的周三畏到牛頭山搬請嶽家軍。剛烈正直的牛皋義憤填膺,撕碎聖旨,怒斥朝廷。在深明大義的嶽夫人勸告下,嶽家軍終以大局為重,繼承飛遺誌,由嶽雷奉詔掛帥,在雄壯激昂的《滿江紅》歌聲中浩浩蕩蕩地開赴抗金前線。
主要演員:於魁智,李勝素,楊赤 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