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/ 特色專(zhuan) 題 / 文藝座談會(hui)
信息來源:
習(xi) 近平總書(shu) 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(hui) 上的講話簡潔、生動、務實、有力,現實意義(yi) 與(yu) 曆史意義(yi) 非凡。作為(wei) 一名戲曲工作者,我對三點感觸頗深。
第一,講話指出“人民對包括文藝作品在內(nei) 的文化產(chan) 品的質量、品位、風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”,強調文藝“要跟上時代發展、把握人民需求”;在提到傳(chuan) 統文化時,明確了中華優(you) 秀傳(chuan) 統文化“精神命脈”、“重要源泉”、“堅實根基”的重要地位,要求“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(chuan) 承和弘揚中華優(you) 秀傳(chuan) 統文化和美學精神”。講話旗幟鮮明地提出了文藝創作應把握人民需求的核心要求,提出了傳(chuan) 統文化要結合時代條件予以傳(chuan) 揚的重要課題。戲曲作為(wei) 傳(chuan) 統文化的重要載體(ti) ,應充分傾(qing) 聽、回應當代大眾(zhong) 的心靈呼聲和審美訴求,守護傳(chuan) 統,與(yu) 時俱進。
第二,講話的主旨給予了這一課題以鮮明的答案。“能不能搞出優(you) 秀作品,最根本的決(jue) 定於(yu) 是否能為(wei) 人民抒寫(xie) 、為(wei) 人民抒情、為(wei) 人民抒懷”;“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、一千條,但最根本、最關(guan) 鍵、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、紮根生活。”使我們(men) 意識到更加緊密、深入地貼近人民,傾(qing) 聽、回應當代大眾(zhong) 的心靈呼聲和審美訴求,是戲曲創作走向繁榮的必由之路。戲曲來自於(yu) 民間,成長於(yu) 民間,輝煌於(yu) 民間,曾經廣泛代表人民大眾(zhong) 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,隻有回歸民眾(zhong) 、紮根生活,真正建立與(yu) 人民的魚水深情,才能重獲生機,再現繁榮。
第三,講話指出了紮根人民與(yu) 引導人民的辯證關(guan) 係。“要把愛國主義(yi) 作為(wei) 文藝創作的主旋律,引導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、民族觀、國家觀、文化觀,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”;“通過文藝作品傳(chuan) 遞真善美,傳(chuan) 遞向上向善的價(jia) 值觀”。戲曲中所蘊含的經典道德倫(lun) 理正是當今社會(hui) 道德建設的需要,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(wei) 大複興(xing) “中國夢”的條件。戲曲在貼近、感知人民需求的同時,也應更多地承擔其古已有之的教化功能,將中華優(you) 秀傳(chuan) 統文化中的價(jia) 值觀念和審美方法引導、傳(chuan) 播給社會(hui) 大眾(zhong)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