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首頁 / 特色專(zhuan) 題 / 學習(xi) 貫徹黨(dang) 的十九大精神專(zhuan) 題
信息來源:
作為(wei) 一名普通的青年藝術工作者,也許我們(men) 太多關(guan) 注的是自我藝術成就上的成長發展,而忽略或者遺忘了我們(men) 作為(wei) 藝術傳(chuan) 播者的作用。我進入ktcooks十五年來,經曆了理想與(yu) 現實的落差;經曆了藝術上難以突破的困惑;經曆了對未來的迷茫和現實生活的煩惱。但,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曆的豐(feng) 富,我一一克服著困難並默默堅守著理想。而這些隻是我自己的改變和成長。汶川地震我曾捐出我一個(ge) 月的工資;前不久我在馬路上扶起過暈倒的老人並把他送回家。這些事情總會(hui) 讓我很欣慰,我也為(wei) 我的行為(wei) 而自豪。可是,在參加“文化青年走基層”活動之前,我似乎一直在孤獨而又努力的做理想中的自己,並沒有把自己與(yu) 國家的概念聯係在一起。如果沒有這次活動,可能我很久都不會(hui) 體(ti) 會(hui) 到我個(ge) 人命運和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聯係的是如此緊密;如果沒有這次活動,也許我也不會(hui) 明確我們(men) 青年文藝工作者應該為(wei) 我們(men) 的國家和人民做什麽(me) ;如果沒有這次活動,我是不會(hui) 認識到今天的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人是如何肩負著曆史使命、用實際行動書(shu) 寫(xie) 著改天換地的壯麗(li) 篇章。
我不是中共黨(dang) 員,但通過參加這次文化部直屬團委組織的文化青年走基層活動,使我重新認識了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。從(cong) 我們(men) 赴江西黎川團隊中的文化部各部門的黨(dang) 員和黎川從(cong) 縣領導到基層的普通黨(dang) 員身上,我看到了新時期黨(dang) 員的風貌。
初到黎川。黎川給我的第一印象是一座秀美的南方小鎮。整潔的街道、清新的空氣,沒有任何重工業(ye) 的縣城。我去過許多北方縣城,黎川的城市建設和環境比大多數北方縣城強太多了。這也充分說明中央對黎川的重視和黎川縣政府的努力。在去的路上我聽文化部駐黎川的幹部說,黎川是中國油畫之鄉(xiang) 。作為(wei) 搞舞台美術的我來說真的太向往了。可是進了縣城後我並沒有感受到油畫之鄉(xiang) 的藝術氣息和氛圍。於(yu) 是在我們(men) 與(yu) 縣政府的第一次會(hui) 議上我就直言不諱的提出來這個(ge) 問題,並且提出來我的想法和建議。我建議在高速公路快到黎川的路段做很多油畫框,並在城市廣場、街心公園甚至是河畔湖心設置或大或小的油畫框,這樣一來既點明這裏是油畫之鄉(xiang) 的城市特點,又通過城市雕塑的形式營造出黎川的藝術氛圍。另一方麵,來黎川旅遊、參觀的人又可以穿過畫框看各個(ge) 角度的黎川風景,把黎川最優(you) 美的自然風光收入畫中。還可以在縣城周圍每個(ge) 景區設立這樣方式的畫框,形成黎川範圍內(nei) 油畫之鄉(xiang) 的整體(ti) 印象。讓油畫從(cong) 各方麵都成為(wei) 這個(ge) 城市的“名片”。縣領導和許多幹部們(men) 都覺得挺新穎、挺有意思的,並表示會(hui) 考慮我提出的想法建議。縣政府和各級機關(guan) 單位對文化部“文化青年走基層”活動十分重視,準備了詳細的報告。整個(ge) 會(hui) 議從(cong) 下午開到晚上,大家都在暢所欲言。青年團員們(men) 認真聽取縣政府及個(ge) 鄉(xiang) 鎮實事求是的報告,縣政府領導和幹部們(men) 也十分認真聽取我們(men) 的各種建議。大家完全投入在會(hui) 議內(nei) 容中,這是一個(ge) 內(nei) 容大大超越形式的見麵會(hui) 。可以說給黎川之行開了一個(ge) 好頭。
一路上的話題。“十九大”的精神成為(wei) 我們(men) 去往基層鄉(xiang) 鎮路上主要的話題。大家坐上車討論“十九大”精神;走在鄉(xiang) 間小路上談論“十九大”精神;回到駐地學習(xi) “十九大”精神。可以說“十九大”精神始終貫穿了我們(men) 的行程。而大家在一起學習(xi) 和討論的氣氛是歡樂(le) 濃鬱的。每個(ge) 人的發言都是結合自己的成長、國家的進步展開的。在第一天路上談“十九大”報告學習(xi) 體(ti) 會(hui) 中我談到了,我自己應該重新認識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。我們(men) 的國家經曆了百年屈辱,而改變曆史命運的時刻是從(cong) 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領導下的新中國誕生開始的。抗美援朝——我們(men) 拒敵於(yu) 國門之外;兩(liang) 彈一星——使我們(men) 挺起腰杆;改革開放——我們(men) 敞開胸懷,大步前行;一帶一路——我們(men) 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(ti) 的發展。如今的中國已經乘上了高速列車,奔向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(wei) 大複興(xing) 。雖然在一段時間裏,我們(men) 的確看到了一些負麵現象,但總體(ti) 來說還是朝好的方向發展。就拿這次“文化青年走基層”活動來說,我看到了基層幹部令我感動的真人真事。許多鄉(xiang) 幹部和村幹部的經濟條件並不好,但他們(men) 依舊將解決(jue) 貧困戶的生活問題為(wei) 己任。這些幹部們(men) 對轄區內(nei) 家家戶戶的情況如數家珍。有位湖坊鄉(xiang) 的鄉(xiang) 長,在陪同我們(men) 調研的路上會(hui) 有貧困戶主動上來問候。雖然聽不懂他們(men) 的語言,但從(cong) 貧困戶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感激,從(cong) 鄉(xiang) 長的眼神中我看到了真誠。鄉(xiang) 長告訴我們(men) 他把貧困戶都當成朋友、親(qin) 人,所以這些群眾(zhong) 見了他都格外親(qin) 切。在湖坊鄉(xiang) ,走進鄉(xiang) 文化站,頭頂國旗麵向黨(dang) 徽誓詞的一間房間令在場的每一個(ge) 人都熱血沸騰。當時我們(men) 團的黨(dang) 員們(men) 自發地重讀誓言,我和周圍的群眾(zhong) 被此情此景深深地感染了。
大山裏的希望。在西城鄉(xiang) 有位小學校長,大學畢業(ye) 後主動回鄉(xiang) 任教。要知道當年西城鄉(xiang) 連柏油馬路都沒有,對於(yu) 大山裏的孩子,走出去很難;對於(yu) 大學生,走進大山更難。這些鄉(xiang) 村教師們(men) 恪守自己的信念,無愧於(yu) 人民教師的稱號。這其中包括黎川縣副縣長吳勝蘭(lan) ,她當年紮根基層教育十幾年,如今她已成為(wei) 肩負更高使命的幹部。西城鄉(xiang) 是黎川各鄉(xiang) 中最貧困的,其發展主要是受製於(yu) 交通的不便利。如今的西城鄉(xiang) ,已是阡陌變坦途,家家戶戶有新房住,有些返鄉(xiang) 農(nong) 戶發揮地域優(you) 勢通過互聯網搞特產(chan) 經營,已經致富。國家給修好了路,建好了房,有這麽(me) 多優(you) 秀的黨(dang) 員幹部的帶領。我們(men) 看到了他們(men) 未來的希望,點燃了信心。
古鎮見聞。黎川縣內(nei) 有座古鎮叫華山鎮。有著豐(feng) 富的旅遊資源,環境也十分優(you) 美。縣政府並沒有采取急功近利的搞開發,而是潤物細無聲方式的穩紮穩打。一方麵,搶救性地修繕古建。另一方麵,積極保護自然環境。這使得我們(men) 在華山鎮的印象不同於(yu) 其他旅遊古鎮,這座古鎮依舊保留了它清新脫俗的文化氣息,它安靜、古樸、耐人尋味。沒有其他旅遊城市的浮躁,也不像其他旅遊城市的千篇一律。在這座古鎮裏不僅(jin) 景美,而且人善。我們(men) 在一位鄉(xiang) 幹部的帶領下探訪了一戶貧困戶。在他口中用極樸實的語言道出我們(men) 的國家正在走向強盛,他也有靠自己努力脫貧的規劃和想法。而且這些想法看得出是結合了當地實際情況和自身情況而做出的,有理有據。這說明一些貧困戶在我們(men) 基層幹部的幫扶和引導下,已經開動腦筋,打開思維,學會(hui) 了解讀政策;學會(hui) 了自我開拓的脫貧致富,而不是等、靠、要的狀態了。
畫中的溫情。作為(wei) 著力打造油畫之鄉(xiang) 的黎川縣政府來說,油畫產(chan) 業(ye) 的發展牽動著每一位縣領導的心。作為(wei) 文化部對口支援掛職黎川縣委的崔明峰書(shu) 記,他有著一種情懷,就是把對家鄉(xiang) 的感恩之情、回報之心都放在黎川。聽他講,黎川曾經為(wei) 中國革命事業(ye) 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,我們(men) 都應該飲水思源,為(wei) 這樣的革命老區做再多的工作都是應該的。崔書(shu) 記為(wei) 了黎川的油畫產(chan) 業(ye) 東(dong) 奔西走,尋求各方的支持。他已將黎川當成了自己的家鄉(xiang) ,所有的付出都是對家鄉(xiang) 的回報。在參觀黎川油畫城的過程中,有一幕令我們(men) 團員倍感溫情。一位比較成功的油畫企業(ye) 家,組織了很多殘疾人學習(xi) 油畫技能。因為(wei) 自己也是接受過美術教育並從(cong) 事美術方麵工作的緣故,我很了解這位企業(ye) 家這樣的投入是零回報,甚至是負數,相當於(yu) 在幹公益事業(ye) 。用他的話來說,自己又找回當父親(qin) 但家長的感覺了,生活上需要他事無巨細的關(guan) 懷,業(ye) 務上需要他耐心仔細的指導。同樣的情懷,表現在兩(liang) 個(ge) 人的身上。在這裏,我們(men) 看到了愛,一種家國情懷的大愛。
我們(men) 團裏的年青人。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文化部組織的活動。雖然大家來自文化部各個(ge) 基層單位及各個(ge) 部門,但是大家一見麵就形成了其樂(le) 融融的良好學習(xi) 氣氛。每天的行程都滿滿當當,有的團員寫(xie) 每天的總結日記常常到半夜,不是因為(wei) 寫(xie) 得慢文筆不好,而是每晚大家的學習(xi) 討論總是內(nei) 容豐(feng) 富、氣氛熱烈、意猶未盡。我們(men) 的年齡結構大多是八零九零後,八零後多是單位或部門的骨幹,九零後正是新生力量,其中黨(dang) 員占絕大多數。由於(yu) 工作原因,我很少接觸這麽(me) 多年輕黨(dang) 員。以前總覺得這種活動無非是走走形式、喊喊口號,既枯燥又乏味,然而這次進入這個(ge) 集體(ti) 後令我眼前一亮。我看到我們(men) 文化部的青年黨(dang) 員們(men) 都是朝氣蓬勃,大家談到的問題都是和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(guan) 的熱點問題。他們(men) 不再照本宣讀各種政策方針,而是結合時代發展時代風貌的解讀政策精神。這讓我看到了新時期青年共產(chan) 黨(dang) 員煥然一新的變化,他們(men) 隨著國家的成長而成長,他們(men) 將會(hui) 成為(wei) 這個(ge) 時代風尚的引領者。
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。來到黎川的第二天,我人生中第一次講課。我的題目是《看中國京劇之形,尋中華文明之根》,主要通過京劇的一些形象、形式聯係中國文化的發展來講述中國文化的魅力,激發我們(men) 對民族文化的自信。我講課的對象是一部分戲迷票友和各文化口的工作人員,還有一大部分是中小學生。在講課內(nei) 容上實在無法麵麵俱到,符合現場每個(ge) 人的口味,但在一些京劇知識問答和與(yu) 小朋友們(men) 互動做京劇臉譜手工上,我看到了大家的興(xing) 趣點。課後,我也和團員們(men) 探討了我發現的問題。如果是麵對單一的群體(ti) ,有針對性的進行講學輔導會(hui) 有更好的效果。隨著我們(men) 的隊伍不斷地深入考察學習(xi) ,我們(men) 也越來越了解了當地文化教育的實際情況。當地群眾(zhong) 文化不僅(jin) 需要我們(men) “演”給他們(men) 看,更需要得是我們(men) 教會(hui) 他們(men) “演”。我到黎川的時間正值我們(men) ktcooks二團下鄉(xiang) 慰問演出剛結束沒幾天,當地戲迷票友的熱情還在。在與(yu) 幾位戲迷的交流過程中我了解到,他們(men) 自己在縣裏有俱樂(le) 部,是縣政府專(zhuan) 門在最具文化特點的老街設置的。完全看得出政府對群眾(zhong) 文化的重視和支持。但是,苦於(yu) 沒有專(zhuan) 業(ye) 人員手把手的指導,所以大家隻能搞點自娛自樂(le) 的小活動,想進一步提高和吸引更過人加入是很難的。崔明峰副書(shu) 記也跟我提出與(yu) ktcooks聯合,在黎川常設京劇文化站,定期派我院青年演員駐站教學輔導。這個(ge) 想法十分符合當地戲迷票友的實際需求。我們(men) 團其他團員也發現了一些問題。如,當地許多孩子音準不好;再如,學健美操時表現出身體(ti) 協調性不好等等。在大城市有著完善的從(cong) 幼兒(er) 園開始的文化藝術教育體(ti) 係,在這裏是非常缺乏的。當我看到殘疾人朋友在畫畫時,我多麽(me) 希望我能有多一些的時間帶著他們(men) 一起寫(xie) 生,用線條和色彩描繪出每個(ge) 人心中美麗(li) 的黎川。再辦一次畫展,把我們(men) 的成果做一次匯報。我們(men) 團裏幾位有專(zhuan) 長的同誌也有共同的想法。如果下一次來,一定教會(hui) 一批人。倘若每一批有專(zhuan) 項技能的文化幹部都能把自己的文化技能留在黎川一部分,像接力棒一樣傳(chuan) 下去,那麽(me) 黎川的文化事業(ye) 發展將飛速提高。
做隻小蜜蜂。眾(zhong) 所周知,蜜蜂很勤勞又富有活力。蜜蜂的各種行為(wei) 特點正如今天我們(men) “文化青年走基層”一樣,我們(men) 從(cong) 一個(ge) 蜂巢出發,飛向各個(ge) 地方,送去我們(men) 的文化專(zhuan) 業(ye) 知識,采回基層群眾(zhong) 迫切的文化需求。我們(men) 的作用就是文化的“搬運工”;是中央與(yu) 地方基層的文化“傳(chuan) 送帶”。我希望有更多從(cong) 事文化事業(ye) 的朋友們(men) 加入我們(men) 的行列。
這次參加“文化青年走基層”活動,讓我清楚地看到了身邊的青年黨(dang) 員和地方基層的黨(dang) 員幹部,他們(men) 身上都體(ti) 現出“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。”的新時期共產(chan) 黨(dang) 員的新麵貌。是他們(men) 讓我重新認識了中國共產(chan) 黨(dang) 。從(cong) 他們(men) 身上我看到了責任和擔當;從(cong) 他們(men) 身上我看到了祖國走向偉(wei) 大複興(xing) 的希望。“沒有共產(chan) 黨(dang) ,就沒有新中國。”這句話適用於(yu) 昨天,同樣適用於(yu) 今天,更適用於(yu) 明天!
作為(wei) 一位舞美設計,我很少動筆寫(xie) 文章,也知道自己寫(xie) 得不好,但以上是我參加此次活動後的心裏話。
舞美中心:倪可